《智慧讲堂》为“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的第19部文集,是其小品文“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中的讲座传播体系(“讲”),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被称为一本让人越读越聪明的书。
第五讲、健康智慧
作者:黄小平
16、回甘,是一种苦尽甘来
茶,有两种味道,一种是苦,一种是甜味。喝茶,让人先尝到的是苦味,后尝到的是甜味,这叫回甘。人们喜欢喝茶,正是因为喝茶有回甘。有了回甘,人们喝茶才有了滋味,有了情趣,有了回味。
假如喝茶的味道颠倒一下,先尝到的是甜味,后尝到的是苦味,恐怕也就没有人喜欢喝茶了,因为最后没有了回甘,有的只是苦味,谁愿一直沉浸在苦中呢?
生活是一杯茶,也有苦有甜,如何处理吃苦头和享受甜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从喝茶中得到启示,先吃苦头,再享受甜头,这样,生活才有滋味,才有回甘,才有盼头。
记得我在读中学时,有一位老师说,你们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到时候就要吃工作的苦。过生活,有如喝茶,只有苦尽才能甘来。
生活这杯茶,只有不怕现在吃苦的人,才有资格和福气享受生活的回甘。
17、种瓜越苦,吃瓜越甜
父亲退休后,在房前屋后种了不少蔬菜。我家吃的蔬菜,都是父亲种的,不用外买。可一日暴雨,把父亲种的蔬菜冲毁了不少,一段时间,不得不去菜场买蔬菜吃。可父亲吃着,总是不由地唠叨,说这买来的蔬菜就是没有他种的蔬菜好吃,但我却吃不出多大的差别。
一日读书,读到一个句子:种瓜越苦,吃瓜越甜。父亲吃自己种的蔬菜好吃,也许正是因为父亲付出了劳动,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自己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吃起来才甜。再者,种菜越是辛苦,付出的心血越多,流出的汗水越多,菜也就种的越好,菜的品质自然要好,也许这也是父亲吃着自己种的蔬菜好吃的原因吧。
如果把种菜放大一点,比作成就一项事业,那么成功的过程越是辛苦,成功的滋味便越是香甜。
18、甜苹果,也有苦涩的时候
几个大人正在谈论哪种水果最好吃,最后,他们首推苹果。旁边的一个小孩听了,急忙跑到后园,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一咬,又酸又苦,他张口就吐。
小孩回到大人身边,一脸不信任地问:“谁说苹果好吃?”大人看了一眼他手中咬了一口的青苹果,明白了,笑着说:“苹果好吃,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好吃,只有等苹果熟了后才好吃。”
——人生也是一只苹果,再甜美幸福的人生,也有苦涩的时候,也有不幸的时候,不要因为有了苦涩和不幸,就看不到人生的甜美和幸福。
19、吃饭免不了噎着,喝水免不了呛着
吃饭和喝水,近乎本能,人人都会,无需什么技能和技巧,然而,就是这样近乎本能的事,吃饭也有噎着的时候,喝水也有呛着的时候。
连吃饭喝水如此简单易做、轻而易举的事,都有不顺的时候,那么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遭遇坎坷和挫折,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了。这样多想想,有利于在人生的逆境中,理顺情绪,平和心境。
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噎着和呛着呢?那就是在吃饭喝水的时候说笑,不一心吃饭、不一心喝水的时候。做事三心二意,也就少不了生活的教训。
吃饭噎着,喝水呛着,是一件难受的事,之所以给你苦头,是让你记忆深刻,牢记教训,别老是噎着,别老是呛着,别老在一个地方摔着。
20、米饭的香甜,是嚼出来的
米饭好吃吗?米饭不是好吃,而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吃米饭时,我们要吃各种各样美味的菜,以便让米饭更好地下咽。
然而,淡而无味的米饭,如果细细地嚼,越嚼,你会觉得越香;越嚼,你会觉得越甜。原来,淡而无味的米饭里,也有令人回味的香甜。只是平时被美味的佳肴给掩盖了,被我们囫囵的胃口给吞没了。
其实,平淡的生活里,也蕴含着芬芳和甜蜜,只是被我们的奢华和享乐给掩盖了,给吞没了。(摘自黄小平《智慧讲堂》,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16000余篇,已出版文集19部(纸质书14部,电子书5部),其小品文已经形成“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发表或播报,共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转载9000余篇次,选录各类文选文集100多种,众多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哲学家的思考》编入全国高级技校语文教材,并选入《大学语文》;《童心的天堂》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类文阅读;《生存之道》编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画出快乐》编入上海市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定考试作品等。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另外,作者对公考面试也深有研究,已出版公考面试辅导专集《面试面对面》《公考面试100题》等。作者微信号:huangxp65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