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智慧讲堂》连载(31)
2025-11-21 08:19:27
  • 0
  • 0
  • 0

《智慧讲堂》为“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的第19部文集,是其小品文“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中的讲座传播体系(“讲”),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被称为一本让人越读越聪明的书。

第五讲、健康智慧

作者:黄小平

人离不开饮食,饮食是维持生命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们享受美味的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才让人最想吃?什么样的味道才让人思之念之?汉字“味”这个字很有意思,从字体上看,其表达的意思是:“未”到“口”的东西,才最有“味”。没有吃到的东西,未到口的东西,才让人想吃,才诱人胃口。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和希望,理想和希望就是人生未到“口”的东西,还没有“吃”到的东西。正是这些未到“口”的理想和希望,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滋味、有了意义。

1、调味的东西,不可多吃

盐、味精、酱油,都是饮食中的调味品,如果多放、多吃,我们尝到的,不仅不是美味,反而是一种苦涩了。

歌舞、美食,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但如果沉迷于歌舞,声色犬马;如果沉迷于酒色,灯红酒绿,我们尝到的,也不再是生活的甘甜,而是其苦涩了。

调味的东西不可多吃,多吃了,不仅会坏了我们的味口,而且会坏了我们的心境和灵魂。

2、有味的东西,才腻味

与同事一起喝饮料。同事说,他过去喜欢喝柠檬汁,几乎每天都要喝上几杯,可后来,慢慢地就不喜欢喝了,甚至一沾口,就觉得腻味。我说,其实,最百喝不厌的饮料,不是别的,而是白开水。同事也有同感。

为什么白开水能百喝不厌呢?也许有味的东西才会腻味,正是因为白开水没有任何味道,所以也就无从产生腻味。

有味的东西才会腻味。在人际交往中,那些奔着权“味”、钱“味”、色“味”而去的,又有几个能长久的呢?又有几个最后不因“腻味”而吃尽苦头呢?

3、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味口,而责备食物

味口,本义指食欲。“味口”一词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味口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食物本身的“味”,另一个是我们“口”感知食物本味的能力。食物的本味再好,但若我们的口感知能力差,吃起来也是索然无味的。

味口的引申义,可解释为对事物的爱好。同样,我们对事物的爱好,除了事物本身具备美好外,我们的内心还需要具备感知事物美好的能力,否则,哪怕是眼前鲜花盛开,也是一片凋零败落;哪怕是周身阳光朗照,内心也是一片黑暗无光。

所以,面对食物,面对这个世界,我们要多拷问拷问自己,是食物和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感知出了问题?

泰戈尔说,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4、一道菜,本味不可丢

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吃完后,我说“真够味”,朋友问我什么够味,我说辣得够味。朋友说,他再也不到这家店来吃火锅了,我问这么够味的火锅为什么不再来吃呢?朋友说,吃这火锅,除了辣味,还是辣味,火锅里有十多样菜,可吃到一样菜味了吗?

记得一位厨师曾告诉我,真正手艺高超的大厨,做菜是很少放作料的,因为作料放得过多,会失去菜的本味,那样只会让食客感到吃的是“作料”,而不是“菜”,只有那些手艺拙劣的厨师才会多多地放作料,以掩饰自己手艺的拙劣。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吹牛、拍马、谄媚等“作料”,来掩饰自己生命本质的苍白和空洞啊!

5、没有什么东西,比“饿”好吃

那天,我与朋友谈到美食。朋友问,什么东西最好吃?我说了不少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朋友均否定。哪什么东西最好吃呢?朋友说,“饿”最好吃,一个人饿了的时侯,就是粗茶淡饭、吃糠咽菜,也吃得有滋有味。

看来,东西好不好吃,更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东西本身,而在于你的胃口,你胃口好,吃什么东西都特别香甜。因为一个人饿了的时侯,便有了强烈的吃的欲望,从而“吊”起了你的胃口,有了胃囗,就会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吃嘛嘛香”。

作家汪曾祺在《爱着点什么》一文中写道:写字作画,首先得有激情、有情绪,为一人、一事、一朵花、一片色彩感动,有一团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势欲喷吐而出。

不仅是写字作画,做任何事情,都得有激情、有兴致、有热望、有渴盼、有“胃囗”,当你“胃口”大开时,事情便成了一道美味,做事便成了一种享受。快乐地做事,带着浓烈的享受做事,又有什么事做不好、做不美呢?(摘自黄小平《智慧讲堂》,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16000余篇,已出版文集19部(纸质书14部,电子书5部),其小品文已经形成“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发表或播报,共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转载9000余篇次,选录各类文选文集100多种,众多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哲学家的思考》编入全国高级技校语文教材,并选入《大学语文》;《童心的天堂》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类文阅读;《生存之道》编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画出快乐》编入上海市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定考试作品等。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另外,作者对公考面试也深有研究,已出版公考面试辅导专集《面试面对面》《公考面试100题》等。作者微信号:huangxp6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