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智慧讲堂》连载(10)
2025-11-01 15:11:28
  • 0
  • 0
  • 0

                           (小品文作家黄小平近照)

《智慧讲堂》为“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的第19部文集,是其小品文“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中的讲座传播体系(“讲”),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被称为一本让人越读越聪明的书。

第一讲、辩证智慧

作者:黄小平

44、不是所有的侥幸都是一种幸运

侥幸,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从表面上看,侥幸是一种幸运。

但不是所有的侥幸都是一种幸运。从长远来看,有的侥幸其实是一种不幸。因为侥幸是偶然的,甚至是一次性的,不可能一再地降临到一个人的头上。而获得侥幸的人,很容易被侥幸的表象所蒙蔽,把偶然看成了必然,把万一看成了一万,认为侥幸会一直这样地宠幸自己,于是胆子更是大起来了,欲望更是膨胀起来了,不断地去以身犯险。

一条鱼吃了鱼钩上的诱饵,毫发无损,安然无恙,对这条鱼来说看似侥幸,但也埋下了更大灾祸。因为它在吃诱饵中,得到的尽是好处,而没有受到一点教训,于是它下次一定还会去,而且会变本加厉,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它最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正是一次没有风险的侥幸,最终把这条鱼引向了悲剧的结局。

偶遇一次侥幸,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忙着去庆幸,而是及时去警醒,去引以为戒。人生的幸运,不是靠一次偶然的侥幸去获取,而是靠一生的努力去争取。没有引起警醒的侥幸,不值得去庆幸。

45、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中的这句话,说的是战胜别人与战胜自己的问题,通过两者间的对比,点明战胜别人远不如战胜自己。

战胜别人,只能说明你比别人强大有力而战胜了别人,但你自己并没有带来改变,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能力和本领并没有得到提升。

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大、比别人有力气,你只得一次次去战胜别人,因而你就有了无数的敌人,有了战胜不完的敌人,真可谓陷入了敌人的四面包围中。

而战胜自己就不同了,战胜自己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那就是完胜。

每一次战胜自己,都是自己一次能力的提升、本领的增强,是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强大,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不断地战胜自己,那就是自己不断地走向强大,最后强大到无人能敌。因而,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所有的敌人。

46、没有比较就没有差别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季,把室内温度都调至26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夏天室内的26度,你会觉得很凉爽,而冬天室内的26度,你会觉得很温暖。同是26度,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呢?

这是因为,除了室内温度这个小环境外,还有室外温度这个大环境。这就是说,对事物起作用的,影响人的感受的,除了内因,还有外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另外,人的感受是在相比较中产生的。夏天,相比于室外30多度的温度,室内的20多度,当然让人感到凉爽;冬天,相对于室外0度左右的温度,室内的20多度,自然让人觉得温暖。没有比较,就没有差别,有人说,幸福是在相比较中产生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上,你觉得不足,于是失意烦恼;比下,你自感有余,于是心满意足。

但在相比较中产生的感受、感觉、情绪、心态,是波动的、易变的、不稳定的,容易让人患得患失,喜怒无常。人还是不比较为好,去回归内心,回归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定。但芸芸众生,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47、有输有赢才好玩

扑克、麻将、棋类,以及小孩子玩的“石头剪子布”等等,都是游戏。很多人都喜欢玩游戏,那么游戏的“玩点”在哪呢?

我想,大概就是游戏都有输有赢,这输赢就是游戏的“玩点”。凡事喜欢争输赢、争高下、争长短,这是人性。游戏的输赢规则,刚好应合了人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喜欢玩游戏和游戏的玩点所在。

但游戏的输赢,不等到游戏结束,输赢都是未知的。未知输赢,才好玩,才有玩头,若一开始玩,输赢就一目了然,全然知道,也就不好玩了。这就好比人生,如果人的一生早就安排好了,早就看得清清楚楚,那活着还有还有什么盼头、还有什么希望呢?正因为人生的未知,人生才有意义,才有活头。游戏也一样,正因为游戏输赢的未知,游戏才有玩头,玩得才有意思。

游戏的输赢,是轮流,这局你输,下局就有可能你赢,无论哪一方,有赢有输,有输有赢,谁都不可能一直赢,谁也不可能一直输,谁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这游戏的输赢,使我们更清楚、更清醒地认识了人生的输赢。

游戏输赢的规则,暗含的是人生输赢的道理。

48、越动手也就越顺手

隔上一段时间不写东西,突然一天提笔去写,你会觉得写得很艰涩,思维很不顺畅,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时不时出现中断、卡壳现象,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完全没有那种畅快淋漓之感。总之,你会觉得写得很不顺手、很不顺意、很不顺心。

一件事情你隔久了不去做,就会生疏起来。怎样才能让文章写得顺手、事情做得顺手呢?那就是经常去写、经常去做,别无他法。

大多数人右手比左手粗大,是因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习惯用右手,是右手比左手用得多,所以右手也就比左手粗大。

跑步运动员比常人的腿部肌肉发达,是因为跑步运动员比常人跑得多,用腿用得多,所以跑步运动员腿部肌肉也就比常人发达。

一个人长期处在黑暗环境中,视觉功能会退化;一个人长期处在无声状态中,听觉功能会退化。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的,耳朵的功能是用来听的,如果长期不看、不听,视听功能自然也就退化。

越动手,越顺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就是“熟能生巧, 用进废退”的道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条路,你常常去走它,熟悉后,你会觉得越走越短;一件事,你常常去做它,熟悉后,你会觉得越做越容易;一本书,你常常去读它,熟悉后,你会觉得越读书也就越薄;一个人,你常常去接交他,熟悉后,你会觉得越接交也就越亲近。

世间的路,我们觉得太长,世间的事,我们觉得难做,世间的书,我们觉得难读,世间的人,我们觉得难交,皆是因为我们还不熟、还太生疏的原因,熟了,自然也就容易了,也就简单了,也就生巧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摘自黄小平《智慧讲堂》,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