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夸,那是缺少别人夸奖
2025-07-10 08:06:12
  • 0
  • 0
  • 0

自夸,那是缺少别人夸奖

文/黄小平

心理学家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一个人若频繁展示与强调某一特质或成就,往往映射出其内心深处对该领域的不足感。这一观点,为人们理解那些热衷于自我标榜的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一位职场人士,若在聚会中不断谈及自己的业绩与晋升,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对同事认可与上司赞扬的深切渴望,正是这份外界肯定的缺失,才促使他选择以自我标榜的方式寻求心理慰藉。

自我标榜的行为,往往难以赢得他人的好感。它如同夜空中孤独的烟火,虽短暂绚烂,却难以掩盖其背后的空洞与寂寞。在社交活动中,若有人不断吹嘘自己的学识与经历,常常会使周围人面露不悦,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对自我标榜行为最直接的否定。相比之下,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他人的真心称赞,则显得尤为珍贵。

要获得他人的真心称赞,关键在于行动与品质的提升。不妨将精力从空洞的言辞中抽离,转而投入到自我能力的提升上。一位学者选择深耕专业领域,而非在社交场合大肆宣扬自己的学术背景,可能更会赢得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同样,以爱心与善行修养品性,也是赢得他人尊敬与称赞的有效途径。一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乐于助人的企业家,其高尚品性自然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当一个人不断收获外界的肯定与称赞时,他便会逐渐意识到自我标榜的苍白。正如一位在艺术领域屡获殊荣的艺术家,他无需再通过自我标榜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与价值,相反,他会更加珍惜每一次来自他人的认可与观众的掌声,因为这些肯定正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自夸,那是缺少别人的夸赞。而真正能够赢得他人尊敬与称赞的,是那些付诸行动与彰显高尚品性的人。他们无需自我标榜,因为他们的才华与品质已经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黄小平小品文)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