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智慧讲堂》连载(9)
2025-11-01 14:58:47
  • 0
  • 0
  • 0

                                                           (小品文作家黄小平)

《智慧讲堂》为“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的第19部文集,是其小品文“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中的讲座传播体系(“讲”),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被称为一本让人越读越聪明的书。

第一讲、辩证智慧

作者:黄小平

39、拉长时间去看,所有的雨都是阵雨

把时间拉长到人的一生去看,所有下过的雨,都是阵雨。

雨下得再久,也有停歇的时候。下得再久的雨,放到人的一生去看,放到人一生3万多天这个时间度去看,也是短暂的,也不过只是一场阵雨而已。

一场阵雨,倏忽而过,过后又是雨后晴空。

人同样也会遭遇人生的风雨,但所有人生的风雨,拉长到整个人生去看,也不过是刮过一阵风、飘过一阵雨,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就是艳阳高照。

当一个人把人生的理想、目标和事业放到一生去谋划、去构建、去追求、去践行,那么期间遭遇的所有风雨,都是阵风,都是阵雨,只是路过而已。

关键是你所实现的理想,是一生的理想;你所盯准的目标,是一生的目标;你所从事的事业,是一生的事业。

40、天体转过去了,还会转回来

科学家通过观察天体,观察宇宙,发现宇宙空间都在画圈,比如地球自转在画圈,月亮绕着地球转在画圈,地球绕着太阳转在画圈,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在画圈。

只不过它们画一圈的时间长短不一而已。地球自转画一圈的时间为一天,月亮绕地球画一圈的时间为27.3天,地球绕太阳画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画一圈的时间为2.1亿年。

宇宙的天体都在画着圈,也就意味着,它们转过去了,还会转回来,一切都会重新回来。

人生活在宇宙的空间里,人的行为也应该符合宇宙空间的画圈规律,你做了好事,好事会回到你身边,你做了坏事,坏事会回到你身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恶同样在空间里画着圈,转出去了,又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时间转回来。

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空间运行规律对我们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

41、凡事一刻意,就弄巧成拙

做事,一刻意,就有了不自然的痕迹,就不美了,就弄巧成拙了。

穿针,你越刻意去穿,就越难穿进针眼;写字,你越刻意去写,就越难把字写好;表情,你越是刻意去表现,就越难合人心意。

无论做什么事,你若太过刻意、太过用力、太过强求,往往会适得其反,走向其反面。做人要热情,但若太过热情,可能就成了虚伪;做事要认真,但若太过认真,可能就成了刻板。做人做事,自然最好,恰好最好。

你看,大自然,不刻意、不勉强,不矫揉造作,不扭捏作态。花,就那么随意地开,草,就那么随意地长,水,就那么随意地流,云,就那么随意地飘,但一切,又美在其中,自然天成,让人赏心悦目。

人,其实就是一朵花、一棵草、一弯水、一朵云,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你最随意的姿势,你最自然的样子,就是最美的姿势、最好看的样子,也是这个世界最喜欢的姿势、最受欢迎的样子。

随意、随性,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做起事来,有如水到渠成,不仅能成其事,而且还能成就美。

不求刻意,但求自然,愿生活中的你我,懂得自然的寓意和心思。

42、只有经历了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马克思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摔跤,是人学会走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段必𣎴可少的经历,因此,人在学走路的同时,还得学会如何摔跤,以便在学会摔跤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升走路的质量和效果。

学会摔跤,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认识摔跤。什么人不会摔跤呢?只有躺着的人才不会摔跤,一个行走的人,没有不摔跤的。千万不要因摔过跤,从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裹足不前、画地为牢,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人是在学会摔跤中学会走路的,一个害怕摔跤的人,是学不好走路的。

学会摔跤,其次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摔跤了,要长记性,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每一次摔跤当作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一次机会,避免同样的跤摔两次,避免两次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学会摔跤,再次要学会在摔跤中锤炼意志。百炼成钢,好钢是锤打出来,人只有在一次次摔跤中“百炼”自己,在一次次摔跤中“锤打”自己,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块“好钢”,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成为一个不为摔跤所击垮的人。

行者,永远属于那些跌倒了站起来再走的人;成动,永远属于那些失败了接下来再干的人。

43、引人关注,不是你有多优秀而是你有多特别

当你捧起一把米,突然发现米中有一粒谷子,你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这粒谷子也不免多看几眼,这倒不是因为这粒谷子有多么稀奇、多么光鲜、多么珍贵,而是它的特别,是它在一把米中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有的人总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抱怨没有人关注他、发现他。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那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才华还不够特别,还没有特别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呢?

有的人喜欢跟风、从众,喜欢模仿别人,模仿成别人的样子,这不是在埋没自己、淹没自己吗?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与他人本身就有着不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模仿别人,模糊自己,而是坚定地做自己,做得更像自己,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使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更鲜明、更独特、更闪闪发光。

有的人特别引人关注,不一定他有多优秀,更在于他有多特别,就像一把米中的一粒谷。(摘自黄小平《智慧讲堂》,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16000余篇,已出版文集19部(纸质书14部,电子书5部),其小品文已经形成“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发表或播报,共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转载9000余篇次,选录各类文选文集100多种,众多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哲学家的思考》编入全国高级技校语文教材,并选入《大学语文》;《童心的天堂》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类文阅读;《生存之道》编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画出快乐》编入上海市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定考试作品等。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另外,作者对公考面试也深有研究,已出版公考面试辅导专集《面试面对面》《公考面试100题》等。作者微信号:huangxp6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